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世界快播:首开·熙悦观湖交付遭投诉,官方回复:符合合同约定的交付条件丨青诉315

2023-03-15 07:05:31   来源:青地产  

一年一度的315来了,伴随着去年底的集中交付,北京市场上也出现了一波维权潮:

昌平某项目因为临近火车轨道,被刚购房的业主要求退房;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某三甲房企在亦庄的项目,在收房之际被业主质疑严重减配,质量堪忧;

知名房企的华樾系产品遭遇业主集体诉讼……

买房,作为多数家庭最大的一笔消费,寄托着家庭成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。如果连交付都不能做到让业主满意,很难让业主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。

近期,首开·熙悦观湖的业主就反应,同样遭遇了一次不满意的交付:不但比合同约定延迟了两个月,而且社区内景观仍处于不断“修饰”中。一边被要求收房,一边又等施工结束,这样的交付体验也是头一遭。

业主:还在施工中就交房 难以放心入住

开发商:符合合同约定的交付条件

“本该是2022年10月31日交房,但实际上延期到了12月底,延期两个月。本以为更多的时间会等来一场完美交付,没想到收房现场甚至连道路铺装都没有做完,一些工程器械也还停在小区里,就贴出了“欢迎回家”的标语”。这让苦盼着交付的刘燕十分困惑。

刘燕买的熙悦观湖项目,位于房山区青龙湖板块,由首开开发并销售,最初刘燕觉得首开的房子相比民营企业更有保障,就在当时同板块的三个住宅项目中挑选了熙悦观湖。但令她没想到是,遇到了“以工地状态交付”的情况,让她颇为惊异。

根据刘燕的介绍,开发商以疫情为原因,推迟交房2个月,这个她可以理解,但令她不解的是,当她来到交付现场时,完全是属于“硬交房”。

对此,一些熙悦观湖的业主在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布信息,称首开·熙悦观湖项目在延期2个月后,开发商首开集团于2022年12月26日陆续通知业主收房,但此时仍是以一个在建工地形式予以交付(小区道路不通、绿化未做、所有的公共设施未完工),并于2023年1月10号再次强硬通知业主收房。

对此,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房山分中心作出回复称:经北京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核实,该项目符合《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》竣工验收的要求。该项目因疫情等原因出现延期交付,涉及赔偿问题请依法按照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解决。

此外,还有网友称首开·熙悦观湖减配严重,入户门旁的磁砖只贴一半,楼梯为水泥地,业主找开发商调解时,开发商表示已经取得“三书一表”,对于现状表示很抱歉,但拒绝整改。

对上述问题,北京12345援引了首开集团的回复。首开集团回复:经核实,因受疫情影响,小区项目施工在进场施工人员、材料供应、物流运输等方面均受到严重影响,进而造成小区施工工期延后。因疫情导致延期交付,依法依约不构成违约。项目于2022年9月22日完成竣工验收备案,基础设施设备、公共服务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,符合合同约定的交付条件。至《入住通知书》载明的收房日期,收房条件已经具备。公区及楼梯间均符合建筑标准。

律师:若房屋不具备使用条件,可以拒绝收房或解除合同退房

对于官方的回复,刘燕等业主表示并不认可:交付时小区还是大工地的状态,园区内没有正经的路,都是黄土地和大型机械,大门甚至有裸露的电缆。井盖也是歪七扭八的,虽然是交付,但搬家和装修都还不能进场。

对此,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佳红律师对北青地产表示,开发商向我们交付房屋的时候,我们一定要审查开发商交付的房屋是否具备交付使用的条件。这个使用条件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,一方面是要看交付的房屋是否取得了规划验收手续、竣工验收备案手续、消防手续(消防验收或者消防备案证明)。只有取得了规划验收,才有可能办理产权证。只有通过了竣工验收和消防手续,才能说明房屋具备居住使用的条件。

另外一方面,还要看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对于房屋交付具体条件的约定,比如交付的房屋还得具备正式供电、集中供暖、燃气已经开通等等特别的条件。如果我们在办理收房手续的时候,发现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不具备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使用条件的,购房者完全可以拒绝收房,甚至可以解除合同退房。

上市21年来业绩首亏

合作操盘拉低利润贡献

熙悦观湖之外,首开近来在资本市场上也遭遇波折。2月20日,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首开股份”,600376.SH)发布了关于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工作函回复的公告。2022年,首开股份发生自2001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。

首开股份预计,2022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-10亿元到-15亿元,与上年同期6.92亿元相比,将出现亏损;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-30亿元到-35亿元。

据了解,这是首开股份上市21年来的首次亏损。究其原因,包括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和房地产领域需求收缩;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,房价及成交规模下降;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较大;为加快资金回流,下调销售价格。

其实,最近几年,首开股份一直通过合作开发项目的方式来抵御市场风险。

但这种“小股操盘”的模式,对于业绩的贡献明显不足。根据中指院的数据,2022年首开股份的销售金额为882亿元,权益销售金额为584亿元,权益占比为66.2%。

在最新的回复中,首开股份提到,2022年四季度出现大幅亏损的具体原因,在于第四季度结转收入的项目以合作项目为主,虽然产生的毛利额、净利润尚可,但由于权益占比不高,对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的贡献不足,同时第四季度三项费用刚性支出,导致第四季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为负。

一边是下滑的业绩,一边是业主的不满。作为消费者,都希望得到一个安心、放心的消费体验,反之,必然影响对整个品牌的消费信心。在房地产市场并未真正回暖,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,如何稳住销售规模,提高企业业绩,保住企业品牌形象,都需要产品质量作为最基层的后盾,这也将是首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。

(文中业主署名均为化名)

文/北青地产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thxxww.com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
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